科技助残④ | 华南脑控:用“脑”控制轮椅
2025-04-06
前言:
为推动科技成果向助残领域转化应用,pg电子积极联动科技创新企业,以科技创新带动残疾人服务产业升级、服务质量提高。
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助残”的宣传,pg电子在“深圳残疾人”公众号开设《科技助残》专栏,聚焦我市优秀科技企业的辅具产品信息、技术创新成果、扶残助残应用场景等内容。
本期,请随我们一起认识华南脑控(广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无障碍孵化空间致力于培育智能康复辅助器具、医疗康复、信息无障碍、特殊教育、无障碍设施设备等无障碍服务创新创业项目,深度挖掘残障者霞求,推动创新科技与无障碍优化结合,解决用户痛点,为残障者等有需要的人群融入社会提供解决方案,提供无障碍领域垂直深度孵化与产业全方面结合模式,引领无障碍创新事业融合发展,努力打造具有国际视野和城市名片效应的无障碍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深圳市无障碍孵化空间主要为入孵企业或团队提供技术指导、创客沙龙、专题讲座、资本链接、市场推广等服务。
华南脑控(广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南脑控”)的“脑机AI”项目为深圳市无障碍孵化空间的入驻项目之一。日前,华南脑控的法人、负责人李清远教授受邀参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受邀参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科技创新盛典》(以下简称“科晚”)节目录制,在“科晚”舞台上李远清教授向全国观众展示了脑机接口技术的应用与无限潜能。
用“意念”控制轮椅
“泰裤辣”!
受试者头戴一条
细细的多模态脑机AI头环
无需动手或开口
观众所抽中的牌便能被瞬间识别
甚至轮椅的移动也能凭借“大脑”控制
主持人也亲身体验了
用“脑”操控的“脑机AI轮椅”
展现了人脑与机器之间
无缝“交流”的非凡能力
节目最后
李远清教授表示
脑机接口给残障人士带来了更多可能
他们可以通过脑机接口
用“脑”直接控制外部设备
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
脑机接口会颠覆我们的生活
比如脑控开车、脑控轮椅
还有脑控和机器人的融合
脑功能的增强、脑功能康复等
总之,脑机接口给我们带来了
无限的可能”
图:多模态脑机AI头环
脑机接口,“无限可能”!
脑机接口技术诞生于上世纪70年代,经历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如今已能实时捕捉大脑复杂神经信号,并用于控制外部设备。
脑机接口,简单来说就是在人脑和外部环境之间搭建一条交互通道,可以实现脑与环境之间的信息交互,也可以用于控制,或用于对大脑进行检测和干预。”李远清介绍,近几年,这项科幻色彩浓厚的技术已跃上风口。“人们发现它可能解决一些过去用传统方法难以解决的问题,例如难治性精神疾病干预、高位截瘫病人辅助等突破性应用。”
图:脑机AI智慧病房
将脑机接口技术从实验室带到应用一线,李远清跟他的团队奋斗了20多年。早在2003年,李远清在国外已开展脑机接口研究。2008年,他在华南理工大学组建团队从事相关研究。2012年,团队便开始与相关医院合作,针对病人开发脑机接口系统。
2019年至今,研究团队聚焦成果转化与产业化,致力于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产品。目前,团队研发了脑机AI鼠标、脑机AI轮椅、脑机AI智慧病房,并在多家医院投入试用,显著提高了肢体障碍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图:脑机接口正念冥想系统运行原理
除了辅助肢体障碍患者,脑机接口技术也在监测和干预精神心理疾病方面展现了极大的应用前景。团队研发的脑机接口技术,首次运用在解决晕车、晕船问题上,成为国内外首款非药物、可穿戴、高效防晕车、防晕船产品。
团队研发的这一款产品还有减压、助眠、缓解抑郁焦虑症状的作用。在2024巴黎奥运会上,这一产品被用来帮助我国运动员减压。 脑机接口技术具有广阔应用前景,将为养老助残、心理健康、教育科创、智慧家居等多个领域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团队表示,将坚持“四个面向”,始终走在科技创新的前沿,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
征稿
pg电子微信公众号《科技助残》专栏持续向深圳广大科技企业征集科技助残创新产品、高科技辅具、助残成果的宣传图文及视频素材,联合全市各区(新区)pg电子及媒体力量,广泛宣传深圳科技企业的创新实力和扶残助残的社会责任,欢迎踊跃投稿!
(来稿请在邮件标题开头注明:科技助残专栏投稿)
联系人
梁女士 电话:82485794
吴女士 电话:82485781
投稿邮箱:cjrnews@pinxiaotong.com
来源:华南理工大学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琶洲实验室 广东卫视 广东青年团 pg电子
(责任编辑 廖泽南)